什么是肺癌靶向治疗
一种针对肿瘤致癌位点(如导致肺癌的特定基因突变)以抑制肺癌生长甚至杀灭癌细胞的治疗方法。
靶向药物可特异性杀伤癌细胞,而对正常细胞影响甚小。
优势:
● 特异性较高
● 有效性更高
● 毒副作用较小
● 患者耐受性良好
什么样的患者
可以应用靶向药物?
肺癌靶向治疗主要针对驱动基因阳性晚期(IV期)非小细胞肺癌(NSCLC)患者
目前肺癌靶向药物有哪些?
不同突变靶点对应不同的靶向药物,EGFR、ALK和ROS1是靶向治疗中重要的基因,在中国NSCLC患者中突变率占一半以上,目前国内上市的靶向药物也主要集中在这三个靶点。
靶向药物耐药是怎么回事?
什么是耐药
靶向药物针对特定的靶点起作用,一般只能抑制肿瘤生长的一条通路,当这条通路受到抑制时,肿瘤细胞会不断自寻“生路”,选择其他通路获取自身生长所需的物质,久而久之可使靶向药物失去作用,即产生耐药。
耐药分为局部耐药(肿瘤转移到脑部或其他单部位转移)和广泛耐药(肿瘤转移到全身或多个部位)。
耐药后症状
耐药后,靶向药物控制不住肿瘤生长,会导致肿瘤增大或转移。
可能表现为之前症状加重、或出现新的咳嗽、气喘等;脑转移后,可能会出现头晕、头痛、视觉模糊等症状。
靶向药物耐药怎么办?
专家建议
患者使用靶向药物8~19个月后大部分会出现耐药,需要再次进行基因检测以判断发生耐药的机制,根据耐药机制再次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案。
目前第一代和第二代 EGFR-TKI类药物耐药机制以T790M继发突变为主,可以采用第三代EGFR-TKI类药物进行后续治疗;第三代EGFR-TKI类药物耐药以C797S突变以及MET 扩增为主,后续治疗方案正在研究中。
针对其他罕见突变,最新的研究正在进行,将为这部分患者提供新的靶向治疗机会。
问题咨询请添加医助微信
yjy1874084765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