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RG 医保改革:医疗大变局,与肿瘤患者有何关系?
新闻动态
2025-01-23 19:01


2025 年,医保领域迎来了一场重大变革 ——DRG 付费模式将在全国范围内广泛落地。这一变革如同一场 “地震”,震撼着医疗体系的方方面面,而肿瘤患者作为医疗需求的 “大户”,更是站在了这场变革的 “风口浪尖”。

从2025年1月起,DRG医保付费模式将在全国推广。这个被称为“医保看病新规则”的模式,简单来说就是:按病付费、定额报销,不再看实际花了多少钱,而是根据病种给出预算。

这听起来挺高大上,但背后的机制却关乎医保、医院和患者三方的切身利益。



对于肿瘤患者来说,治疗过程往往复杂又昂贵,涉及多种手段,比如手术、化疗、放疗、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,还有频繁的检查、高价药和长时间住院护理。虽然医保能报销不少费用,但传统模式下,一些医院可能会过度治疗、多开高价药,这不仅浪费医疗资源,也让医保基金压力很大,患者负担也更重。

DRG付费模式的出现,就是为了改变这种状况,给治疗费用加上“紧箍咒”,让医院优化治疗流程、合理用药、减少不必要的检查,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。不过,DRG模式也有两面性。它带来希望的同时,也让患者面临一些不确定性和担忧。

那么,肿瘤患者就医之路会如何变化呢?


DRG 医保改革前后的变化


为了让大家更直观地了解 DRG 医保改革前后的变化,给大家做个简单对比表格(以下数据仅为示例):

项目对比

改革前

改革后(DRG 模式)

医保支付方式

按项目付费

费用累加

按病组打包付费,

有固定标准

患者费用预期

不明确,可能出现费用超预期情况

相对明确,可提前预估

医院管理重点

注重

项目收入

注重病组成本控制和医疗质量提升


DRG(Diagnosis - Related Groups),中文叫疾病诊断相关分组。简单理解,就是把患同种病、治疗方式相近、资源消耗差不多的病例分到一组,然后根据每组的情况来确定医保支付标准。

这就好比去饭店吃饭,点一个菜付一个菜的钱;而 DRG 付费模式则像是吃 “套餐”,不管医院为治疗这组疾病用了多少具体的项目、花了多少钱,医保就按这个 “套餐价” 支付。



举个例子,如果是早期肺癌患者,没有其他严重疾病,主要通过手术治疗,他们就会被划分到“早期肺癌手术治疗组”。医保会根据这个组的标准支付费用,比如5万元。

医院收治这类患者后,不管实际花了4.5万还是5.5万,医保都按5万结算。如果超支,医院自己承担;如果结余,归医院所有。这种付费模式,让医院必须精打细算,减少不必要的高价检查和过度用药,主动优化治疗流程,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,避免浪费,也让医保资金用在刀刃上。


DRG 医保改革有啥好处?



1


对患者:费用更透明,选择更理性


  • 费用预期更清晰:以前看病,心里没底,不知道要花多少钱。DRG改革后,每种病的医保支付标准更明确,心里就有数了。比如阑尾炎手术,大概医保能报多少,自己要掏多少,提前就能知道,不再稀里糊涂。

  • 引导合理就医:不同医院治疗同一病的水平和费用有差异,患者可以更理性地选医院。如果家门口的医院性价比高,就没必要跑大医院排队。




2


对医院:提升效率,优化管理


  • 激励提升医疗质量:医院要在医保支付标准内治好病,还得保证质量,就得优化治疗流程、提高技术。比如治疗肺炎,以前需要10天,现在改进后7天就能治好,节省资源,患者也能更快康复。

  • 促进精细化管理:DRG促使医院对每个病的成本、效果进行精细化管理,合理安排资源,避免浪费。




3


对医保基金:合理分配,可持续发展


  • 避免过度医疗:DRG设定了支付标准,医院为了合理收益,会减少不必要的检查和用药,把医保基金花在刀刃上。

  • 保障基金稳定:通过精准的支付标准,医保基金能更合理地分配,保障长期稳定运行。就好比给医保基金这个“大水池”制定了用水规则,让它能一直“水流不断”。




DRG 医保改革的“不确定性”


住院时间可能缩短


在DRG模式下,医院可能会为了腾出床位、控制成本,催促患者提前出院,转至康复机构或居家护理。

住院时间缩短可能导致患者得不到充分的医疗观察与及时救治,增加感染、复发等风险。

药物和治疗方案选择受限制


药物选择受限:为了控制成本,医院可能倾向于选择性价比高、传统的药物,这可能不利于创新药的发展。这对肿瘤患者影响尤其明显。DRG/DIP实施后,部分肿瘤患者如果想要更大的就医选择权和机会,可能需要选择自费进口药或外购药,在一些医疗器械和先进治疗手段的选择上也可能受限。

治疗方案受限:医院可能会优先选择成本较低的治疗方案,例如对于一些癌症患者,手术和放化疗都可以选择,但手术成本较高,医院可能会倾向于推荐放化疗,哪怕手术的根治机会更高。



重症患者可能被推诿


重症患者相比非重症患者,治疗成本往往更高。在DRG/DIP推广初期,网络上常常出现医生的抱怨,因为收治重症患者而被“倒扣钱”。由于国内医生的薪酬普遍是绩效工资占比大,DRG/DIP和医生绩效挂钩,收治重症患者通常更难盈利。这可能导致一些医生不愿意接受重症患者,怕影响科室的绩效。

医疗质量安全风险提高


医院为了控费,尽量缩短住院日,提前让患者出院,或通过分解手术等方式,这也可能导致一些必要的医疗服务被忽视。这对一些病情复杂的患者来说,无疑是个不小的麻烦。


面对 DRG 医保改革,

肿瘤该怎么做?


对于患者来说,DRG模式可能意味着看病花费更少,但同时也需要更主动地关注自己的医疗过程。与其被动等待医院的安排,不如多了解自己的治疗选择,甚至在必要时主动提出意见。这也是一种自我权益保护的方式。


  • 主动了解自己的病情和所有可能的治疗方案,以便在医生建议时能够做出更明智的选择。

  • 如果担心住院时间不足,应及时与医生沟通,了解出院后注意事项和可能的风险,确保出院后能安全、有效地进行康复。

  • 考虑配置商业医疗保险,如百万医疗险或中高端医疗险,以获得更大的就医选择权和更高的医疗保障。


总结



随着国家试点的城市模拟付费的逐步推开,DRG付费已成大趋势。虽然在推进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,但总体来说,它对于优化医疗资源配置、提升医疗服务质量、保障医保基金可持续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。

DRG付费不仅关乎医保部门,更涉及千家万户,尤其是肿瘤患者。每一位患者都应积极参与其中,多关注医保政策的变化、多和医生沟通,了解DRG付费改革的同时,也可以更好地维护自身权益,确保获得高质量的医疗服务。


END

参考资料

声明:此文不做任何商业用途,不能取代专业医疗指导和诊疗建议。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,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,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。

内容及图片来源:健康界、网络

[1]许瑞,康万里,郭逸宁,等.从药师角度分析某院肿瘤内科DRG病组亏损的影响因素及应对策略:以RE16病组为例[J].中国药业, 2024, 33(21):14-17.DOI:10.3969/j.issn.1006-4931.2024.21.004.

[2]郑文婷,周俞余,金启明,等.以患者获益为核心,促进医联体可持续发展[J].协和医学杂志, 2024, 15(5):1006-1010.DOI:10.12290/xhyxzz.2024-0646.

[3]周炯,王书畅,马小军.借力DRG支付模式 提升医疗质量安全[J].协和医学杂志, 15(5):981[2024-12-27].DOI:10.12290/xhyxzz.2024-0479.

[4]国家医疗保障疾病诊断相关分组(CHS-DRG)分组与付费技术规范

投稿及合作:yjy@enjoyimed.com


联系医助 联系医助
联系医助
临床招募 临床招募
临床招募
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
微信公众号
华医社小程序 华医社小程序
华医社小程序
患友群 患友群
患友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