深夜12点,28岁的小王放下手机,准备入睡。
她从未想过,这个看似普通的夜晚,会成为她人生的转折点。几天后,她被确诊为双肺腺癌。不抽烟、不接触油烟,唯一的"不良习惯"是每晚不过12点不睡觉。
医生的一句话让她如坠冰窟:"在年轻癌症患者中,像你这样的'夜猫子'占比越来越高。"
"夜猫子"成癌症新宠?
不少习惯熬夜的
网友们表示“被吓到了”
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的最新数据显示:30岁以下的肺癌患者5年内增长了47%,其中腺癌占比超过80%。这一数字的背后,是无数像小王一样的年轻人,正在用熬夜、外卖和电子烟,亲手按下健康的"加速键"。
01
哪些是主动型夜猫子?
当代年轻人似乎习惯用熬夜来代偿自己失去的时间,找到灵魂的安静与自由。
白天是打工人的战场,夜晚才是自己的主场——这种心态,谁懂啊!
“再刷5分钟就睡……”(结果刷到凌晨2点)
白天被工作、学习、社交填满,晚上终于可以关掉闹钟,放下KPI,躲进属于自己的小世界。“再玩一把游戏,再刷一会儿手机,再看一集剧……” 这些小小的放纵,是对白天疲惫生活的一种“报复”。
“我不是不想睡,我只是舍不得这一天就这么结束。”
02
哪些是被动型夜猫子?
“这个方案今晚必须做完,不然明天没法交差……”
“孩子终于睡了,但我还得收拾房间、洗衣服……”
“这个客户很重要,今晚的饭局不能推……”
但还有更多的年轻人,熬夜不是为了爽,而是为了更好的生存、更好的未来。
熬夜后应该怎么补觉?
补觉对熬夜后的身体有帮助,但补觉只能稍微缓解人的疲倦状态,并不能真正补偿优质的深睡眠。
长期缺觉会造成精力透支、反应迟钝、免疫力下降、记忆力低下等问题,而这些靠一两次补觉,是补不回来的。
而且补觉也一定要注意时长,不能打乱正常的睡眠-觉醒节律,长此以往陷入“睡眠不好-第二天补觉-睡眠驱动力下降-再次睡不好-再补觉”的失眠恶性循环之中。
▲ 千万不要这样做:一睡一整天,这样会让本就混乱的生物钟变得更乱;
▲ 更好的做法是:睡饱就行,最好不要影响到第二天晚上的正常睡眠。
熬夜的危害远超想象
28岁的小王正在接受治疗,经过医生综合分析左下肺、右上肺分别有一个6.3x5.1毫米、10.7x8.7毫米的结节都进行了手术切除,医生表示:“常规判断,右上肺的这个结节,无论是形态还是大小,都有较大风险的恶性肿瘤可能。但我们进一步探查,并综合多种因素分析后发现,左下肺相对小一点的这个结节,虽然个头看上去‘人畜无害’,但很可能与右上肺的结节是姊妹结节,一样不是‘善类’,需要尽快手术切除。”
从内分泌角度看,23时以后睡觉就算熬夜。长期熬夜会导致白天困倦、易疲乏,使人长期处于应激状态,表现为焦躁、紧张、焦虑,引发生物钟紊乱,睡眠质量差或失眠,增加代谢性疾病、精神疾病、癌症等的发病风险。
▲ 免疫力下降:熬夜会抑制免疫细胞的活性,让身体失去对抗癌细胞的能力。
▲ 内分泌紊乱:长期熬夜会导致激素水平异常,增加患癌风险。
▲ DNA修复受阻:夜间是细胞修复的关键时段,熬夜会打断这一过程,让受损细胞积累
小王的故事不是个例,而是一个时代的缩影。"年轻不是资本,健康才是。" 别再让熬夜成为生活的常态,别再用外卖和电子烟麻痹自己。从今天开始,早睡早起,好好吃饭,给身体一个喘息的机会。
参考资料
声明:此文不做任何商业用途,不能取代专业医疗指导和诊疗建议。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,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,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。
内容及图片来源:深圳卫健委、华西医生、陕西新闻
投稿及合作:yjy@enjoyimed.com